清明節是我國人民祭奠祖先、悼念先烈的傳統節日。對于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,弘揚先進文化,振奮民族精神,凝聚民族力量,激發愛國熱情,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按照新建區文明辦《關于開展“我們的節日·清明”主題活動的通知》(新文明辦〔2016〕3號)要求,學校近期以“文明祭祀、追憶先賢、頌功德傳家風”為主題,廣泛開展了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的一系列教育活動,并取得了良好效果。主要開展活動有:
一、提倡文明祭祀
在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,全面動員師生,積極采取有力措施,著力做好清明期間的宣傳、教育、引導工作。3月30日以南昌市文明辦、校黨辦聯合名義下發《致全校師生的一封》,倡議全體師生綠色清明、文明祭掃,摒棄燃放鞭炮、焚燒冥幣等祭掃陋習,以科學、環保、節儉的現代祭祀方式緬懷親人,寄托哀思。引導學生通過鮮花、網絡等文明環保的新型祭掃方式表達對先人的緬懷和敬仰,從而樹立社會新風,減少祭掃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污染,消除火災隱患。
二、網上祭英烈
組織在校學生開展了以“網上祭英烈,共鑄中華魂”為主題的活動,旨在通過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,寄托哀思、追憶歷史、緬懷先人,對全校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憶苦思甜教育,讓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勵廣大青少年珍惜當前,奮發圖強。同時倡導網絡祭祀、文明祭祀的新理念。前事不忘,后世之師,重溫歷史,警醒現在?;顒悠陂g,同學們利用各種條件積極登錄各大網站,以在線送花、留言、貼挽聯等方式緬懷為民族為國家獻出生命的英雄烈士。
三、沐春踏青關愛自然
四、清明志愿服務
古人云: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”。尊老、敬老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。3月29日,我校二十余名青年志愿者在校團委老師的帶領下,懷揣著濃濃的真情厚意走進灣里區招賢鎮敬老院,給老人們獻上了一片愛心,送去了溫暖和關懷?;顒又?,志愿者們主動、熱情,充分展示了“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”的青年志愿者精神,真正意義上詮釋了中華民族“團結友愛、助人為樂、尊老愛幼”的傳統美德,同時也進一步培養和鍛煉了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。
通過活動的開展,進一步陶冶了全體師生的情操,鍛煉了師生的意志,激發了師生的愛國主義熱情。今后我們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,使廣大師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、安定的幸福生活,堅定保衛祖國、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信念,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。
(黨辦 供稿)